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四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评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

评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评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
 | By: 海之韵 ]
 
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这篇课文,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。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,从中深刻体会到“中华不振”的含义,从而立志要为中华而读书,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。课文很清晰地显示了“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”的思路。孙老师立足教材,很好地创设了一个个问题情境,理清了思路,深化了课堂,升华了感情。

“中华不振”是此文的主线,教师能够抓住它,作为切入口,步步为营,逐层深入,由句子的品读、内容的整合、资料的补充等多种途径,细细感受这“中华不振”的沉重。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好地为下面的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作了铺垫。

在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“中华不振”以后,同学们的心情有如少年周恩来一样,久久不能平静。孙老师适时抛出了第三个问题:“从租界回来,周恩来陷入深深的思考。他会想些什么呢?”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思想。此时此刻,一种要为中国人争气,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努力学习的昂扬斗志充溢着每个学生的胸膛。因为是有缘而发,有感而发,所以学生写起来是下笔如有神。就这样,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,把文本的人文性教育如春雨般无声无息地滋润了学生幼小的心田。

建议学习本课前可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,因为学生不可能理解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何有外国人的‘租界’。”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inianji_489_20321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